在普洱茶界,“純料”給我們的印象往往是很高大上的樣子,而“拼配”,常被視為很low級別的茶。事實上,仔細分析起來,拼配藥比所謂的“純料”高級多了。
目前的市場上有關純料和拼配之說眾說紛紜,亂人眼球;純料與拼配之爭更是越演越烈,讓初習普洱之人愈感茫然。不妨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純料和拼配。
普洱茶的純料和拼配該怎么選擇?
1、純料
2000年以前,拼配工藝是生產普洱茶核心技術之一。2003年前后,普洱茶市場逐漸熱起來,茶葉的分級制作便開始細分,為了滿足部分茶友的個人喜好,“純料茶”在市場上開始出現(xiàn)。
古樹純料的生產,更多的是為了保持口感的醇厚和普洱后發(fā)酵轉化之后,茶的底蘊和口感。為了保證成茶的品質,純料普洱會選擇優(yōu)質的茶葉制作,以名山古樹茶為主,純料干茶具有所產地域的典型口感特征,內質豐富,價格及價值較高。
因制作純料的茶青都采制同一地域,故口感上略顯單一。因此,純料茶更容易區(qū)別出其產地,我們能根據干茶形狀、茶湯口感及葉底判斷出山頭特色,比如老班章剛猛霸氣,易武柔和細膩,特色一目了然,品飲經驗豐富的老茶客,可以從茶湯口感中分辨出產茶區(qū)域。
純料茶的另一個特點是茶質本身不容易出現(xiàn)雜味。普洱茶的地域性非常明顯并且復雜,即便是相鄰的兩個茶園所產的茶滋味口感都可能不一樣,純料茶只以同一片茶園的原料制作,香氣和滋味無論在新茶時還是后期轉化中,只要不受到異味侵襲,可保持純正,不易出現(xiàn)雜質。原料的外形條索基本一致壓制之后的茶餅工整均勻,外形漂亮。
2、拼配
因純料產量極其稀少,價格昂貴,無法滿足廣大茶客需求,大樹茶、小樹茶、臺地茶產量豐富,但口感欠佳,拼配很好得解決了這一難題——揚長避短,優(yōu)勢互補,提升毛茶口感的同時掩蓋其缺點。
普洱茶的拼配是一項極具個性化色彩的技術,關鍵在于“配”,配師需要對需拼配的茶葉逐一品嘗,根據感官經驗和拼配技術,再按照配方,將兩種及其以上的茶葉按比例拼合在一起,對茶性進行“調和”,揚長避短,使茶湯形成獨特的風味。進而形成此款拼配茶的獨特個性及口感,一般而言,拼配茶無“一山一味”的特點。拼配好的普洱茶口感層次更豐富。
后轉化的口感,是評價一款拼配茶好壞的標準。拼配的技術含量大,對拼配者的要求極高,不僅僅是普洱茶古今制茶經驗的傳承,更是對茶性的理解和參悟。
拼配的技術從古至今沒有被“格式化”和“模式化”,不是一成不變的,每個時代的制茶人都可依據自己對自然的了解,對茶性的領悟,通過種種實踐,去塑造更高品質的產品。揚長避短,顯優(yōu)隱次,高低平衡——“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是普洱茶拼配工藝所遵循的永恒原則。
拼配亦是很多大廠的秘密武器,配方是機密,國營茶廠時代的所有常規(guī)茶,都是拼配而成,對于大廠來說,拼配可以大幅度提升產品數量,也能消耗掉不同級數不同時期(春茶、夏茶、秋茶)的原料。
拼配茶的優(yōu)點在于滋味豐富,層次感明顯,穩(wěn)扎穩(wěn)打,厚實穩(wěn)重,經過大師拼配出的茶,穩(wěn)定性極高,幾種茶的優(yōu)點結合,香氣更加馥郁持久,綜合茶的香氣、耐泡度及口感,使拼配后的茶魅力盡顯。
經驗豐富的拼配師所制成的茶,缺點很難找,比較明顯的是很難預見它的后期轉化效果,拼配茶現(xiàn)喝往往是非常好喝的,但存上三五年之后就很難說,畢竟是經過打散重組,拼配師也把握不了它后期會有怎樣的表現(xiàn),所以在后轉化過程中存在不確定性。